NTC溫度傳感器:芯片為什么這么難造 做完這些堪稱神跡
發布時間:2018/6/21 訪問人數:3674次
眾所周知,在每個智能設備當中,芯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論是PC、智能手機還是智能可穿戴設備,CUP作為核心元器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但就這么一個小小的玩意,中國目前卻無法有效地進行量產。
有時候一個東西過于細微,并不意味著容易制造,更別說芯片這種需要納米級工藝來進行操控的東西,更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在IC芯片中,最重要的東西是晶體管,這相當于人體大腦中的神經系統,晶體管越多,芯片的運算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如何在這么一個狹小的地方放置更多的晶體管,成為一道難題。
芯片的基本單位——晶體管
所謂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放大器或電控開關常用。由于其相應速度快,準確性高,可以用于各種數字和模擬功能,包括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振蕩器。晶體管可獨立包裝或在一個非常小的的區域,可容納一億或更多的晶體管集成電路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么CPU中可以集成如此多晶體管的原因。
image.png
早在1929年,當時的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晶體管的專利。但是限于當年的技術水平,還無法將晶體管制造出來。直到1947年12月,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才在貝爾實驗室中被制造出來,而在首次試驗時,這個晶體管能夠把音頻信號放大100被,而外形則類似火柴棍。
而到了1950年,第一只“PN結型晶體管”(PN結就是P型和N型的結合處,P型多空穴,N型多電子,下面會講到)才終于問世,如今的晶體管,大部分仍然屬于這種PN結型晶體管。
制造芯片的流程
回到芯片制作中來,如今一塊好的芯片制作流程又是怎樣的呢?作為這些智能設備的大腦,它的誕生又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呢?
image.png
芯片實際上是一片載有集成電路的元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功能芯片,如CPU、通訊基站的處理芯片等;第二類為存儲芯片,比如電腦中的閃存。
而要制造一個芯片,在產業上主要分為這么幾個內容。首先便是芯片的設計,就如同做一個工程需要有藍圖一樣,芯片也是如此,做出的芯片想要實現什么樣的功能,在設計這一步就已經確定,這需要專業人才來進行電路的設計。
其次是制作,這一步也是最繁瑣的,后面會詳細講到。而最后是封裝,也就是把成品的芯片裝好變成一個可以銷售的產品,也就是我們在市面上所看到的模樣,這樣的過程就叫做封裝,我國大多數芯片產業中所涉及的便是封裝行業。
在這三大步驟中,最難的是設計,而容易的是封裝。作為芯片的靈魂,沒有一個好的設計,芯片根本無法成行,因此設計至關重要。
現如今我國芯片產業主要集中在制作與封裝,尤其是封裝最多,而在設計層面有所涉獵的企業則是鳳毛麟角。即便有設計出來的芯片也主要是集中在中低端層面,而在高端芯片的設計中所占份額基本為零。
2018年是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成立三十周年,2018年5月17-18日,在浙江省東陽市召開“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中國電子元件產業峰會”,本次峰會以紀念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的發展成就,NTC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 NTC溫度傳感器答謝廣大會員單位三十年來對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的支持與幫助。同時,會議邀請電子元件行業和周邊行業的專家以及我國電子元件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的高層領導共同討論影響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發展的熱點問題。
作為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CECA)理事單位、敏感元器件與傳感器分會常務理事單位-南京時恒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洋先生和副總馮昌明先生參加本次峰會。
時恒電子:http://www.shihe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