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239-0195
環球資源旗下企業聯盟eMedia Asia Limited出版的電子管理類雜志《國際電子商情》5月28日在深圳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電子產品制造商對小批量采購服務和提供替代元器件的需求明顯提高,元器件采購總額平均上升23%,與針對分銷商的調查數據相符,后者2014年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的電子元器件總銷售額平均達到3.85億美元,平均增幅為26%。
調查顯示,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對市場前景持續樂觀,預期2015年營業額增長平均為26%,與去年的調查結果相比上升4個百分點。在2013年和2014年,分銷商們的利潤率平均為18%、20%。分銷商面對的前三大市場壓力仍然是市場需求減弱(38%)、利潤率下降(35%)和市場無序競爭(30%)。
“元器件分銷商在電子產業發展歷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eMedia Asia Limited總裁石博廉(Brandon Smith)表示。記者了解到,與往年相比,電子元器件分銷商選擇代理品牌時,原廠品牌知名度(44%)仍然是首要考慮因素,其次是與現有經營市場互補(39%)、產品質量(37%)。較為顯著的變化是,31%分銷商認為供貨能力是主要考慮因素,較去年調查大幅上升1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供應鏈緊缺狀況已成為分銷商的痛點。
此外,2015年分銷商的新興應用市場焦點轉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物聯網、安防監控、電動汽車,往年熱門的智能手機、LED照明、移動醫療、平板電腦等都排在較后的位置,可見分銷商擁有十分敏銳的市場觸覺,靈活地應對各種變化。
值得關注的是,多達50%的電子產品制造商通過在線平臺進行與采購相關的活動,而且對小批量采購服務和提供替代元器件的需求明顯提高(分別上升10個和8個百分點)。制造商在采購各種關鍵元器件時,首先考慮的是產品價格(76—84%),而選擇分銷商的主要考慮則是產品質量(76%),其次才是價格(64%)及交貨期(63%),在這三方面的缺失也是導致合格供應商降級的主要原因。他們采購元器件的三大挑戰依然是:需求預測不準(62%)、產品質量出現問題(34%)、分銷商無法按時交貨(34%),同時,供應商產能緊張導致分銷商無法交貨的問題明顯加劇(33%)。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